本土魚露、鹹蝦醬、峇拉煎等本土發酵食物,都是最地道的鮮味炸彈

【釀造馬來西亞式umami!】budu,我們的魚露!

搗碎辣椒,加鹽和紅葱末,味道只有辛辣和鹹。加一點魚露或峇拉煎,奢侈一點的話,加一小勺自釀發酵榴槤醬,味道馬上就不一樣,變成了偷飯賊,鹹鮮惹味,讓人胃口大開,大口扒飯!

──這是鮮味的魔法,發酵的魔力,也是馬來西亞式的umami!

發酵食物打開了鮮味的大門,創造出酸甜苦鹹之外的第五味──鮮味(umami),本土魚露、鹹蝦醬、峇拉煎、發酵榴槤醬等,都是我們味蕾上最地道的“umami”!

周心花(Connie Chew)是個不折不扣的發酵實驗家,熱衷於試釀各式各樣的發酵食物,從微酸微甜冒著細泡的時尚寵兒康普茶、克菲爾,到自釀醬油、發酵榴槤醬、峇拉煎、鹹蝦醬,甚至用新鮮魚內臟釀造魚露,她都深深為之著迷,說起神奇的微生物群落活動時,目光炯炯有神,滿溢著喜悅。

她捧著發酵了兩年的發酵榴槤醬(tempoyak),笑著告訴我說:“我把它塗在酸麵包上吃,很多人看得目瞪口呆,驚呼怎麼可以這樣吃?!”

嚐了一小口,發現用無氧發酵方式釀造的這款發酵物風味極其雅致,只有微乎其微的酸味,完全顛覆了我對發酵榴槤醬的印象。

這幾年來她埋頭研究魚露的釀造,家中陳列架和面向泳池的落地門邊,排排站著幾個大玻璃瓶,裡面都是熟成中的各款魚露──

有用鮮江魚仔釀製的,有用魚頭魚尾甚至魚內臟醃製的,其中魚內臟還是千里迢迢從東京築地市場帶回來的,還有那瓶略呈灰綠色不帶汁液的,原來是用製作梅香鹹魚的方法試釀的另類魚露。

除了本土吃法,她還打算把發酵熟成的鮮江魚仔剔骨取肉,浸在上好的橄欖油裡,做成地中海料理中常用到的油漬鯷魚!

她也自釀鹹蝦醬(cincalok),不久前才從馬六甲帶了20公斤毛蝦回來,除了釀鹹蝦醬,還做了峇拉煎(belacan),成品不但不會死鹹,還可以吃到甘甜的蝦味。

耽溺在介於發酵與腐爛之間的誘人味道,無法自拔

周心花的發酵實驗始於2015年,當時她已經拿下了多個亞洲電視頻道的美食電視真人秀比賽獎項,享有明星廚師和大馬發酵女王(Queen of Fermentation Malaysia)的美譽,為了多瞭解康普茶,她去了北泰拜縣跟一位烏克蘭老師學習釀漬,從此一頭栽進微生物的奇幻世界裡。

開始的時候,魚露和蝦醬完全不在她的發酵食物想像裡,“我以為發酵食物就是芝士、德式酸菜和各種泡在鹽水裡釀漬的食物。”她莞爾笑道。很快她就發現,東方人的味蕾始終有別於西方人,乳酸桿菌分泌的乳酸,對歐洲人來說是美味的誘惑,但卻讓她酸得齜牙咧嘴,直喊受不了,於是她決定把目光轉向亞洲。

2016年3月,她到日本拜師學做味噌、鹽麴、醬油等,又到韓國學習大醬、辣醬、泡菜的製法,之後,在物產豐饒的湄公河流域接觸到風味復雜的鮮味炸彈──魚露,耽溺在這股介於發酵與腐爛之間、濃烈而奔放的誘人味道中,無法自拔。

在外面跑了一圈,再回到馬來西亞,周心花恍然發現,原來我們的國家也有不少個性獨特的發酵食物,包括本土魚露、鹹蝦醬、峇拉煎、發酵榴槤醬等等。

我們的魚露叫budu!

說到魚露,人們只知道越南魚露、泰國魚露和潮汕魚露,卻不知道馬來西亞有本土魚露,“沒錯,我們有自己的魚露,我們的魚露名字叫budu!”周心花自豪地笑道。

市場上的budu有著紅褐的渾濁色澤,顏值不高,散發濃烈的大海氣息,喜歡的人說是鮮,不喜歡的人則覺得腥臭刺鼻。budu是東海岸人們廚房裡必備的調味料,不只是馬來人,華人也很喜歡那鹹鮮的滋味,只是,離開了東海岸,就很少人認識budu,就算知道,也可能不習慣那味道。

“雖然都是大馬人,但東海岸對許多國人來說像是另一個國度,大家對東海岸的一切包括食物都很陌生,不知道budu的大有人在。”她搖頭輕嘆。

發酵打開了食物鮮味的大門,創造出鮮明強烈的風味,是酸甜苦鹹之外的第五味──鮮味(umami)的來源。在周心花眼裡,本土魚露、鹹蝦醬、峇拉煎等本土發酵食物,都是我們味蕾上最地道的鮮味炸彈!

她舉了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搗碎辣椒,加點鹽和紅蔥頭,就這樣吃的話,味道只有辛辣和鹹。如果加點魚露或峇拉煎,味道突然就不一樣,層次變得豐富,鹹鮮惹味,只要一點點,就可以讓人扒掉兩碗飯!這就是鮮味的魔法,只需要少量,味蕾就可以感受到!”

採訪當天,她把本土魚露加在發酵榴槤醬裡,加紅蔥末和辣椒,滴幾滴酸柑汁,做成獨家參巴醬,各種充滿鮮味的物質融合在一起,互相加乘,呈現出讓人讚嘆不已的風味,這味道,也是周心花的味覺鄉愁。

她是出生在霹靂安順的土生華人,從小到大,餐桌上少不了魚露和蝦醬,味蕾和體內的微生物生態都早已習慣了這些味道,想到峇巴醬,自然就會口舌生津。

她笑道:“我就愛這味,到今天還是很嚮往吃這些東西,其實很多馬來漁民和農民都是這樣吃飯的,菜餚很簡單,甚至沒有配菜,只要有一小撮參巴峇拉煎(sambal belacan),就夠下飯了。這誘人的鮮味,是吃麥當勞長大的小孩無法領會的!”

“這就是我們馬來西亞式的umami了!”她眨眨眼,神采飛揚地笑道。

身體力行,把發酵食物的原初精神發揮到極致

發酵同好稱周心花為“發酵女王”,這稱號她實在當之無愧,不只是因為她醉心於鑽研各種自然發酵食物,更因為她身體力行,把發酵食物的原初精神──敬天惜物,發揮到極致。

古人深諳發酵之道,很早就已經發現了微生物的作用,通過醃製食物,長久保存食物,獲取養分,活得更健康。發酵食物是節儉惜食,在物質匱乏的年代,當季吃不完的農作,加入鹽巴醃漬,就可以用發酵來延長食物的壽命。

周心花自釀食物時也一樣,上不了台面的魚頭魚尾甚至魚內臟,可以用來發酵魚露,創造餐桌上的馬來西亞式鮮味。平日把蝦殼收起來,存夠一定的量後,熬煮成湯汁,去渣後,加入蔗糖、棕櫚糖、峇拉煎、鹽、亞參片、蒜泥等,慢火熬煮,最後加焦糖調色,就成了吃羅惹(rojak)不可缺少的蝦膏。

亞參片也是自己曬的,那是朋友給了她的亞參果,她把它切片風乾,密封收藏,“夠我用很久了。”她笑道。冰箱裡有一盒吃不完的韓式泡菜,因為發酵久了,味道越來越酸,“但它沒有壞,酸是因為微生物持續作用,不是腐壞,當泡菜吃我嫌太酸,所以就用來做菜煮湯,代替亞參或醋,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榴槤季節來到尾聲,她趁便宜買了一盒回家,攪爛後混入少量海鹽,裝在便當盒裡,上面用保鮮膜緊緊貼著,收進冰箱慢慢發酵,做成一款可以塗麵包吃的美味發酵榴槤醬!

做康普茶或克菲爾時,手邊現有的水果,以及廚房裡的香料,都是最現成的材料,不用刻意採購,有什麼就用什麼,最簡單也最能體現發酵食物的原初精神!

“只要睜開眼睛,就會發現身邊有很多可以用的資源,都可以作為我們糧食。所以我常常說,只要睜大眼睛看,人是不會餓死的!”她微笑說道。

這些年來,深入瞭解各種亞洲發酵食物之後,周心花發現亞洲的發酵食物文化比任何地方都更豐富多采,“手法千變萬化,做法大膽,讓我覺得很瘋狂!”她笑道。

她以“瘋狂的亞洲發酵食物(Crazy Asian Ferments)”為帳號,在社交媒體上分享釀漬發酵的心得,藉以推廣和復育自釀文化。

“亞洲發酵食物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因為那是前人的生活智慧結晶,不能失傳,再說,學習自釀發酵食物,不必花大錢,就可以補充豐富且多元的微生物,吃出健康,何樂不為?!”

雖然灰沉沉的不太好看,但魚露聞起來就是有一種濃烈芳醇的鮮香

【釀造馬來西亞式umami!】魚露,東南亞料理的靈魂

魚露,是亞洲沿海地區非常傳統且古老的一味調味品,有關魚露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北魏末年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文中提到的“魚醬”製法,與今天傳統魚露的做法如出一轍。至於魚醬的由來,則可以追溯到西漢時代,算一算,魚露誕生至少已有2000多年。

在今天,中國除了東南沿海,其他地方鮮少看到魚露的身影,但在東南亞,魚露卻是料理的靈魂,尤其在各個盛產稻米的魚米之鄉,魚露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菲律賓料理少不了魚露,越南人沒有魚露就做不了菜,泰國人的魚露也多采多姿,在寮國的湄公河兩岸,空氣中的味道,就是魚露的味道!”周心花說道。

她家中的陳列架上,就有一瓶自己釀的寮國魚露。

寮國魚露的一大特色是用湄公河裡的小魚小蝦小貝醃製,由於河床下很多腐殖質,河鮮都帶土腥味,發酵時,蛋白質會被分解成臭味濃烈的氣味分子。2019年到寮國旅行時,周心花就捏著鼻子,把一袋用粗鹽醃製、臭得讓人懷疑人生的湄公河小雜魚帶了回家,用日本米和米麴菌密封發酵,把湄公河上的風土之味釀存在一個大瓶子裡。

三年來,無以計數的微生物在瓶子裡進行複雜的分解轉化,腐敗之味早已煙消雲散,雖然顏色灰沉沉的不太好看,但魚露聞起來卻有一種濃烈芳醇的鮮香。

周心花認為,各種魚露中,以東南亞魚露的個性最為狂野奔放。“尤其是湄公河流域盛產的魚露,用道地河鮮釀製,氣味濃烈,口味極重,非一般人可以接受。在當地,魚露的汁液可以用來調味,已經發酵分解的魚肉也可以取出來當配菜吃掉,把魚肉去骨搗碎,就可以做醬,一點也不浪費!”

“日本也有魚露,一如日本人含蓄內斂的飲食口味,日本魚露也是點到為止,風味溫和淡雅,包裝也小巧精緻。正宗韓國泡菜大多有加魚露提鮮,韓國魚露比日本魚露口味重些,但遠遠不及東南亞魚露濃烈。”

半島東海岸獨有的馬來西亞本土魚露budu則用新鮮江魚仔製作,熟成後用傳統手法過濾,質地帶渾濁,口味雖重,“但比起湄公河流域的魚露還是溫柔得多。”

只要你覺得那味道是你喜歡的就對了

本土魚露budu採用傳統自然發酵法釀製,原料有新鮮江魚仔、鹽和少量東海岸特產的棕櫚糖(gula nisan),日曬夜露,讓微生物發生作用,將魚肉分解出液體。鹹蝦醬則用毛蝦醃製,可以在室溫下發酵,也可以在冰箱裡慢慢發酵。

鮮江魚仔和毛蝦都有季節性,可遇不可求,為了釀製魚露和鹹蝦醬,周心花都是拜託相熟的漁夫幫忙留貨,才有辦法取得最新鮮的貨色。

商業化生產的魚露和鹹蝦醬為了抑菌,用了大量鹽醃製,味道偏向死鹹。到了周心花的手,鹽用少了,選料新鮮,製作衛生,做出來的魚露滋味豐富深沉,鮮美鹹香,絕不死鹹。

“發酵初期,氨臭味特別重,聞起來有一股腐敗的氣味,一段時間後,腐敗味會慢慢轉化,蘊釀出獨特的鮮香滋味。”

“熟成後魚露和鹹蝦醬仍會繼續發酵,風味也會隨時間而有所不同,如果你問我什麼時候才是最佳嚐味期,我的答案是,只要你覺得那味道是你喜歡的,就是最佳嚐味期了。”

湊近看,周心花的瓶瓶罐罐上都有小貼紙,除了標明內容和製作日期,還畫了“愛心”。

“發酵物是有生命的,你要給它們愛心和時間,它們才會長得好!”又說:“發酵很奧妙,它是自然發生的,無法被操控,不是一加一等於二,你必須像照顧孩子一樣照顧它,耐心等待它長成它想要長成的樣子。”語氣溫柔,像個慈愛的媽媽。

想好好品味馬來西亞式的umami?來跟發酵女王學釀造吧!

〉本土魚露(budu)

材料:

鮮江魚仔1公斤、海鹽/粗鹽250克、棕櫚糖(gula nisan)100克、亞參片5片

做法:

鮮江魚仔洗淨,加入其他材料,用手攪拌至鹽和糖融化,裝在消毒過的容器裡,瓶口蓋緊,放在通風有日光的地方發酵至少30天,期間不時攪拌,確保發酵均勻。

〉鹹蝦醬(cincalok)

材料:

毛蝦(udang geragau)650克、蔗糖50克、海鹽/粗鹽50克、紅麯米(磨成細粉,主要用途是上色,可以不用)

做法:

毛蝦洗淨,和其他材料一起放入大碗,用手攪拌至鹽和糖融化,裝在消毒過的容器裡,在室內靜置一天。小心擰開瓶蓋,取小量試吃,如嚐到一點點酸味就表示發酵成功,可以移入冰箱,繼續發酵至少30天。

鹹蝦醬發酵時會產生大量氣體,如果突然擰開瓶蓋,氣泡就會噴湧而出,所以開瓶時要特別小心,慢慢擰開一點點,洩掉氣壓,然後再打開。

貼心叮嚀:

  • 〉就算用的是下腳料,材料也要挑最新鮮的,徹底洗淨,剔除雜質,才能釀出好產品。
  • 〉盡可能使用富有生命力的優質水,避免使用自來水,因為自來水中的氯氣會影響發酵。
  • 〉發酵期間,可以每天開瓶檢查,用乾淨的木棍攪一攪,試吃味道,但千萬不可以碰到油脂,否則前功盡棄。
  • 〉瓶口要密封,瓶蓋下可以多加一小片塑膠袋,避免氣味外溢,給鄰居帶來干擾。此外也可以避免蚊蠅飛入,造成污染。
  • 〉在冰箱發酵時,如果冰箱東西塞太滿,冷空氣不足,可能會影響發酵。

〔魚露/魚醬名稱大全〕

  • 馬來西亞:Budu
  • 寮國:Padaek
  • 柬埔寨:Prahok
  • 泰國:Pla-ra、Nam Pla
  • 越南:Nuoc Mam
  • 韓國:Aekjeot
  • 日本:Shottsuru
  • 菲律賓:Patis
  • 印尼:Kecap Ikan
  • 意大利:Fish garum
  • 中國:魚露

〔蝦醬/蝦膏名稱大全〕

  • 馬來西亞:Belacan
  • 緬甸:Ngapi
  • 印尼:Terasi
  • 菲律賓:Bagoong Alamang
  • 柬埔寨:Kapik
  • 越南:Mam Tom
  • 孟加拉:Sidol
  • 香港:蝦醬/鹹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