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對釀醬人來說是考驗,考你有沒有耐心,能不能等

【釀造馬來西亞式umami!】古法甕釀醬油

傳統手工醬油的鮮鹹甘香,是東方飲食的味覺基礎,也是我們舌尖上最熟悉的umami。

然而,來到化學醬油氾濫的今天,純釀醬油的鮮也越來越難尋,幸好還有這對年輕的表姐妹匠人,堅持慢工釀造,把古法甕釀醬油的真滋味傳承下去。

何佩詩和謝思俐這對表姐妹先後放棄企業界的高薪厚職,回到爺爺的醬園,親自煮豆、培麴、入甕發酵,遵循古法釀造醬油,同時,引進現代管理及技術,大刀闊斧改良作業程序和環境衛生,重新思考老醬園的定位,打造自家品牌,姐妹同心,擔起第三代傳醬人的重任,把上兩代人的心血和傳統工藝承襲下去。

爺爺名叫何雙發,廣東新會人,自中國南來後,落戶吉隆坡,1957年開始自釀醬油,養家糊口。第二代接班人何德義是何佩詩的爸爸,孩子長大後,何爸爸打算讓醬園歇業,“他說這一行太辛苦,不希望我們繼承衣缽,所以當年我辭掉銀行的工作回去經營醬園時,他大力反對。他說,妳讀了那麼多書,回來做什麼?!”何佩詩莞爾笑道。

4年前,表妹謝思俐也步表姐的後塵,離開金融界,在反對聲浪中回家學釀醬油。

──妳們回去做什麼?大家百思不解。努力了這些年,醬園漸漸上了軌道,純手工醬油“慕”(Mu Artisan Soy Sauce)得到好些高級餐廳的主廚青睞,家中長輩也承認“妳們做的醬油比以前我做的好吃”,一小瓶頭抽標價18令吉,知音還不少。

有了這些小小的成就後,謝思俐終於可以昂昂自若地回答大家的提問:

“回家繼業,接手老醬園,除了是因為不捨得醬園和傳統工藝就這樣沒了之外,我們還想要告訴大家,馬來西亞也可以釀出讓人驕傲的手工醬油,我們的目標,是將我們家的醬油帶到世界各地的餐桌上!”

自家品牌取名“慕”,寓意仰慕上一代的傳統工藝與堅持慢工釀造的精神,英文“mu”則是“musees”的縮寫,在法文是博物館的意思,“就像藝術、文化一樣,我們相信手工醬油也值得被記錄和傳承。”

小甕釀造則是10盤粿條分10次炒,而且用的是炭火

採訪時遇到陰雨天,新誠發醬園內的300多個陶甕蓋子蓋得緊緊,醬油香隱隱約約。如果是艷陽天,蓋子都掀開,醬油香就飄到園外了,靠近甕缸時,可能還會看到醬油在冒泡,聽到微生物活躍作用的細微聲音!

這醬油裡只有5種成份──非基因改造和有機加拿大黃豆、麵粉、蔗糖、海鹽和水,黃豆經過浸泡、烹煮、放涼,拌入母麴和麵粉,靜置5天,培養麴菌。麴菌在生長過程中會分泌多種酵素,將黃豆的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的胺基酸,這就是醬油的鮮味來源。麴菌成熟後,和鹽水一起下甕,曝曬6至9個月,將馬來西亞驕人的陽光釀進醬油裡,成就一甕甕的深沉雋永的醬香。

說到古法生曬醬油,馬來西亞可說是得天獨厚,因為醬油要露天曝曬,在寒帶國家,醬油需要一至兩年才能熟成,但在四季常夏、炎陽似火的大馬,“6至9個月的曝曬就等於別人的一兩年,陽光猛烈,氣候穩定,醬油的品質也特好!“謝思俐指出。

醬園裡用的都是小甕,用小甕不用大甕,是因為小甕的恆溫功能更好,穩定性更高,醬油發酵更均勻。

謝思俐每次都會借用炒粿條做比喻,向訪客解釋大小甕釀造的差別:“大甕釀造,好比10盤粿條一起炒,小甕釀造則是10盤粿條分10次炒,而且用的還是炭火!”雖然小甕釀造不符合經濟效益,但卻是風味的保證。

醬園明淨敞亮,頭頂上有防護網罩,防止異物混入,甕缸上再蓋一層網罩,雙層保護。此外園內也裝了超音波驅鳥器,每個月有專人上門進行害蟲防治,確保環境衛生。

傳統醬園也可以很乾淨衛生

醬園也歡迎訪客預約參觀,體驗純釀文化,讓醬油的製程透明化。“我們想讓人們知道,傳統手工醬園也可以很乾淨很衛生!”

醬園內,繪有龍紋、歷經歲月滄桑的龍甕是爺爺留下的,其他陶甕則是從各地已歇業的老醬園搜集回來的。這對表姐妹也親自拜會行內的製醬老師傅,虛心求教,學習古法釀造工藝,同時也從老前輩身上學會堅持。

“醬油需要時間的醞釀,時間對製醬人來說是一個考驗,考你有沒有耐心,能不能等。再者,即使你願意等,也不能擔保最後的收成,就像人生,沒有人知道走到最後會怎樣,你能做的就是把每一步做到最好而已。”謝思俐說得情真意切。

很多人也問過,阿爺有沒有傳下秘方給妳們?何佩詩微笑說她只記得爺爺說過釀醬油要誠實,“他說醬油都是黑黑的,加了什麼別人看不出來,只有自己才知道,所以身為製醬人,誠實最重要。”

有了這些堅持,手工醬油的美好滋味才能世世代代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