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多寶

豬多寶的招牌豬腳飯長得和外面的豬腳飯完全不一樣,首先,它沒有骨頭,渾圓軟嫩的肉片乍看像日式叉燒,但比日式叉燒厚身得多,黑亮的豬皮和底下的肥肉落口消融,彈嫩多汁的瘦肉中夾帶蹄筋和豐富膠質。豬腳飯上有一枚金黃燦亮的溏心蛋,其他配菜有梅菜和鹹菜,前者清香,後者鮮爽,吃到碗底朝天也不覺得肥腴。

這道既有古法基礎又玩出了新意的菜式是老闆葉汶隆的家傳菜,“我太爺住在福建安溪,家裡做茶園,因為人口多,吃的是大鑊飯,滷豬肉是殺一頭豬下鍋滷,肉香汁濃,最好下飯。”這些陳年往事是葉汶隆從父親那裡聽來的。

父親不會做菜,但嘴巴卻刁得很,用了一張嘴教葉汶隆把太爺的福建滷豬肉重現出來。

“試了幾年,不知道煮了多少次,最後父親才點頭。福建鄉下的親人來馬探親時,我有煮給他們吃,他們也覺得味道有像!”曾在日本餐廳當廚師的葉汶隆笑著說道。

到了他手上,這道家傳老菜有了新的面貌,“我只用元蹄,去骨後以麻繩綑綁,煮好後切片,讓人吃得方便。”煮法方面,從醃製至煮好需72小時,”以前太爺是大火煮,我現在是小火慢滷,滷汁以不見泡為準,燜好的豬腳自然Q彈軟嫩。”

他爽直地說道:“也沒有什麼秘訣,我們的燜豬腳好吃是因為我們一煮就是180隻,在一個特製的巨型生鐵鑊裡燜煮,材料多,肯花時間,就能煮出精華來!”

除了豬腳飯,也有豬腳撈麵,也就是乾撈雲吞麵伴元蹄片、梅菜、鹹菜、溏心蛋和豬油渣。簡單的麵食,但吃起來就是香,“麵燙好後要過三次水,去除鹼水味,還有麵條要乾爽,豬油和醬油才能掛在麵上。”身為顧問的本地名廚王永宗娓娓道來。

豬腳飯和豬腳撈麵吃的是切片元蹄,火焰醉元蹄吃的則是整隻元蹄,以瓦煲端上桌,在客人面前澆淋藥酒,點火把表皮燒香,再淋上滷汁,一時間肉香盈室,惹人垂涎。

店名“豬多寶”,寓意豬全身都是寶,很多部位其他人不懂得吃,但華人就懂,譬如豬尾巴和豬蹄筋,都是豬身上最不起眼的地方,卻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只要用心處理,烹調得法,就是一道美食,老一代人相信吃了可以補腰、補骨髓,現代人則認為可以養顏美容。

瓦煲豬蹄筋豬尾燜花生就成功把蹄筋和豬尾做成惹味佳餚,蹄筋是蹄膀連接韌帶的部位,口感柔濡中帶爽脆,搭配滿滿膠原蛋白的豬尾一起燜花生,吃的是美味,也是滋補。

豬多寶The Champ Kitchen Solaris, No.7-G, Jalan Solaris, Off Jalan Duta Kiara, 50480 Kuala Lumpur. Tel: 03-6211 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