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讀書,一邊旅行/二

離開半山芭後,車子開上加叻大道,直奔勞勿武吉公滿。知食份子帶路探食的第二站,是黃金小鎮武吉公滿新村的永泰餅家。

兩年前的3月,林金城也帶過詹宏志已故的妻子王宣一和知食同學走過這條路線。

那是20143月最後一個週末,清晨一樣下過雨,太陽出來後空氣還是涼涼的,前一天才下機的美食作家王宣一穿著大印花上衣搭七分褲,涼鞋外露出粉紫色趾甲,隨意中透出小風情。上機前,她剛為新書《行走的美味》校對完畢,心情特別輕鬆。

那一次是王宣一詹宏志結伴同來,詹宏志為“詹宏志電子商務學堂”開講,王宣一則一如往常跟著老友知食份子尋訪美食。一路上,兩位對美食別具心得的作家追尋的不止是美食,更包括人,以及食物背後的動人故事。

那一趟出遊很快樂,小新村裡濃濃的人情味,百年廚房裡客家女人的韌性,都讓王宣一老師很感動。這些感動,我也想讓詹宏志老師感受一下。”私下問林金城為什麼想要帶老朋友走一趟武吉公滿新村時,他微笑說道。

13240557_10208476664767908_5553848404814963044_n

去年2月,王宣一和詹宏志結伴在意大利旅行時在旅途上猝逝,令人震驚哀痛。

王宣一曾經在《國宴與家宴》中寫道,媽媽過世後出殯那天,身邊的子子孫孫們聯手做了一場家宴,將母親宴席中常見的菜餚一一做出來,大家坐在家裡的餐桌上,一邊聊天,回憶父母親的種種,一邊吃菜喝酒。王宣一離開後,詹宏志和兒子詹朴也辦了一場追思派對,張羅了她生前喜愛的店家佳餚,眾人在美食、音樂聲中回憶過往,惆悵又溫馨。

追思派對上,詹宏志當眾宣布要把妻子那些他看了40年卻不曾做過的好菜留下來,把宣一答應過朋友要辦卻來不及辦的家宴完成,“哪怕需要用到小巨蛋我也做!”這是一個在人前永遠冷靜和理性的人流露深情的方式,沒有眼淚,卻叫人聞之動容。

今年3月,記述王家宴客美學與時代氛圍的《國宴與家宴》重新出版,書中有詹宏志書寫長達15頁的深情序言,翻到後面,還有他親手復刻妻子拿手菜的全彩食譜。新書上市前夕,詹宏志更特地做了紅燒牛肉、海參燴蹄筋、王家素雞、如意菜、豆沙芋泥等王宣一生前廣受好評的招牌菜,宴請好友。一桌子好菜,是詹宏志代妻子傳達對朋友的心意,也是詹宏志對妻子的深情。

驟然喪妻的傷痛,一如王宣一在書中寫過的:“所有深沉的悲痛,都像那隻不起眼的茄子,深藏不露,以家常的姿態呈現出來。”

在車上閒聊起那一場宴饗時,詹宏志也是說說笑笑的,說起他模仿妻子做的王家紅燒牛肉,笑說朋友們覺得已經很像了,但兒子詹朴和王宣一的二姐仍覺得不太像,所以需要下功夫繼續摸索實驗云云。

13241358_10208476664367898_7578572121064946312_n
以前和王宣一一起旅行時,詹宏志從來不拍照,如今妻子不在了,他才開始用手機拍照。
13256452_10208476666967963_6058536871523513645_n
屋簷下長桌上,鄭吉磷、蔡群娣和長子鄭尉中正在做煎燶包和鹹煎餅,餅裡用的五香粉、花生餡、豆沙餡等是自家製作的。

王宣一過世後,每次詹宏志到吉隆坡工作,林金城都會不經意的帶他走一走王宣一去過的地方,譬如到八打靈再也一心閣吃加了白蘿蔔、蠔干、吊片、蝦米等熬煮的客家派肉骨茶,走一趟烏雪,去峇冬加里新村看麻蓼和蓼花的製作、去新古毛昇雲西果店吃咖椰角等,這一次的行程,則主要去武吉公滿新村看永泰餅家的百年廚房,嚐一嚐客家茶果。

這一路上,林金城也發現,詹宏志雖然是第一次去這些地方,但他對店家和食物卻甚為熟悉,原來過去每一次王宣一回去後都會叨叨絮絮把旅程中的點點滴滴向他說一遍,讓詹宏志好像身歷其境一樣。

詹宏志頷道笑道:“每一次來吉隆坡,我去演講,她去玩,晚上她都會把好吃的東西帶回來,我就在旅館裡一邊吃,一邊聽她說故事。”安邦樂園雞飯、新古老昇雲西果店咖椰角、峇冬加里瑞麟餅家麻蓼和蓼花、武吉公滿永泰餅家的白糖糕等等,他都嚐過了,也從妻子口中聽過店家的故事。

永泰餅家三代人反清、抗日到今天反公害的熱血事跡,詹宏志也在兩年前從王宣一口中聽過了,今天終於走進武吉公滿,他笑稱是“想像和現實面對面”。

在永泰餅家的百年廚房,眼前所見和兩年前沒有兩樣──老中青三代人忙得不可開交,78歲的“奀麻仔”蔡群娣在前端包茶果,80歲的老伴鄭吉磷和長子鄭尉中在後面做煎燶包和鹹煎餅,大姐尉萍、二姐尉芳、長媳葉水清等人有的準備餡料,有的看柴火掀蒸籠,二十來歲的孫兒則忙著給茶果裝袋,這裡的氛圍忙碌卻不忙亂,一家人齊心協力,埋頭做事,三代同堂大家庭共生共榮的氣息,曾經感動了王宣一,今天也同樣感動了詹宏志。

離開老餅家時,詹宏志買了白糖糕、喜粄、粗葉粄和水蒸雞蛋糕,打算第二天帶回台灣,請幾個朋友到家裡,“開一個粿的派對!”他笑著說道。他打算用淺烘焙、帶花香味的衣索比亞西達摩咖啡豆子(Sidamo),佐古早味客家茶果,至於不喝茶的朋友,“或許會泡一壺從老友林福南那裡拿到的茯茶,或是越南紅茶也不錯。”

13226873_10208476672048090_5079405809870733367_n
三代同堂大家庭共生共榮的氣息,曾經感動王宣一,今天也同樣感動了詹宏志。
9
報道林金城王宣一出遊探食的專題封面。

林金城.峇里島.旅行.寫作

3年裡,峇里島絕對是知食份子林金城去得最多的一個地方。7月上市的新書《峇里島食誌》,說是用了3年完成,但事實上卻是用了超過10年和前前後後十一二趟的旅行,才累積出如此沃腴的書寫養份。

峇里島我一共去過了十一二次,第一次是1990年代,當時對這個島嶼什麼概念也沒有,就因為看到報章上一張舞者的照片,那眼神的挑動,就是世界的一個變化,因為這樣就去了。

那時候去峇里島是為了景觀、建築、文化和美術,完全和飲食無關,直到3年前,才開始書寫峇里島食誌,就這3年裡,去了5次,前後30多天。前面的兩年,已經把新書一半以上內容完成了,但就是沒有寫書的念頭,後來王宣一老師說了一句話,‘為什麼我們不能帶著本地人的視野和觀點去旅行’,我才認真思考──是不是應該出一本書?

雖然寫峇里島食誌是近3年,但是,寫作養份的重要來源,卻是之前的那些對峇里島宗教、文化、建築等的考掘,如果沒林金城.峇里島.旅行.寫作有那一段考古的經驗,就不會有今天的飲食書寫。”

念王宣一老師/追尋媽媽的味道

3月的最後一個週末,清晨時下了一場雨,太陽出來後空氣還是涼涼的,是出遊的好天氣。8時多一點,林金城和知食份子同學會的3位同學已經把王宣一從吉隆坡某酒店接到八打靈再也來,一行人取道白蒲大道,要吃肉骨茶去。

昨午才下機的王宣一看起來神清氣爽,身上是大印花上衣配七分褲,涼鞋外露出粉紫色趾甲,隨意中透出小風情。問這一身衣物是不是新銳時裝設計師兒子詹朴的品牌ApuJan時,她哈哈一笑,說自己不是衣架子,穿不了兒子的設計!

上機前,她剛剛為新書《行走的美味》校對完畢,心情特別輕鬆。那是她第四本美食文學著作,寫的是她親自探訪過的80家最難忘的食店,再加上鮮肉、蔬菜、海鮮等內行人才知道的採買祕密基地,整本書就是一張美味地圖。

在台北生活的時候,王宣一喜歡徒步到老社區裡探訪可愛的小吃店,出國旅行時也一樣。這次來馬,有知食份子林金城帶路探食,“當然不吃酒店的早餐,留肚子出來吃好東西啦!”她哈哈笑道。

她對肉骨茶並不陌生,巴生幾家肉骨茶名店都吃過了,“都很喜歡啊!”她又是呵呵一笑。

王宣一曾經在《國宴與家宴》中寫道,由於出身江浙的母親不大懂食補,年輕時的她對中藥材的味道頗不習慣,直到年紀大了,人生閱歷多了,口味也變得更開放,以前覺得難以下咽的氣味,現在倒覺得香氣誘人。

這個早上,林金城要帶王宣一試試客家派肉骨茶。

wang214457562_10209629961079595_897314840544389321_n“一心閣的肉骨茶不是福建黑湯也不是潮州白湯,我沒辦法給它定位,想到老闆是客家人,便把它歸類為客家派。他們家的湯加了蠔干、吊片、白蘿蔔和蝦米等熬煮,另外還有洋參鬚,中和當歸的熱性。生抽和黑醬油下得不多,所以湯色在兩派之間,味道也和兩派很不一樣,個人覺得它更像是家裡媽媽煲的養生藥材湯,很有家常味。”林金城娓娓道來。

一心閣肉骨茶前身叫“吳亞華肉骨茶”,1969年,爸爸吳亞華在八打靈再也14區賣福建肉骨茶,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紅極一時。1993年遷到現址,兒子吳志泉接棒,大膽改革,才有了這鍋充滿客家媽媽味道的湯水。

一心閣有兩間店面,早上只開一邊,一進門,王宣一看到檔口上高高疊起的古早味瓷碗就笑了,“不是塑膠碗,真好啊!”坐下不久,肉骨茶送來了,入口清鮮,藥材不搶味,果然像極了家裡喝的藥材肉湯。店家對客人很慷慨,湯喝完快見底了,伙計就端個大碗過來加湯。

小菜中,林金城特別點了客家梅菜,用罐頭扣肉汁熬煮的甜梅菜,配著肉骨茶吃,很有新鮮感,也很有客家味。14484686_10209629960839589_3682148219196907742_n

老闆吳志泉過來打招呼,說起現代家庭不開伙,孩子喝不到媽媽的溫暖牌湯水時頗有感慨。說得興起,又興沖沖地煮了一碗包菜湯出來――半肥瘦豬肉片、包菜、薑絲,湯底是廚房裡的雞高湯,加點胡椒粉提味。“用清水更好,包菜的甜和豬肉的鮮更特出!”老闆笑道。

人們到處找美食,吃遍天下美味,卻仍感嘆“找不到好吃的東西”,最後才發現,還是媽媽做的菜最好吃,“但媽媽的味道愈來愈難在餐桌上遇見了。”王宣一有感而發。

(寫於2012年3月)

攝影:本報 陳世偉

念王宣一老師/吃做菜人的用心

一路上,美食話題繼續延燒。王宣一說起時下台灣一個怪現象:“髮廊都在嚷找不到人做工,因為年輕人都跑去做廚師了!”

年輕人對主廚、咖啡館有著莫名的憧憬和幻想,不管在台灣還是馬來西亞,夢幻咖啡館、個性小店開了一家又一家,許多都倒店收場,但依然有人前僕後繼,砸錢開店。“在台灣,很多咖啡館很短命,大概一兩年而已,中餐館倒是撐得久一點。因為選擇做中餐的人,大都知道進廚房是要吃苦的,入行前已經有心理準備;相反的,選擇西餐的人,許多都對這個行業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待進去了,才發現做廚師好辛苦,結果很快就受不了,溜人了。”

投身飲食業並不浪漫,只有辛苦。這些年來,她眼睜睜看著年輕人一窩蜂開咖啡館,另一邊廂,許多傳統小吃店、小攤子卻因為老闆年紀大了或某些因素難以為繼,心裡不無焦慮。

從蹣跚學步開始就跟著媽媽進廚房的王宣一清楚知道,做菜唯一的秘訣,就是花時間、花心力。

她語帶感慨地說起自己常去的一家台北小吃店,“午夜一過,老闆就到基隆的魚市場買海釣的魚,回來處理好,已經三四點了。沒睡上兩個鐘頭,又要去買蔬菜肉類,回來弄一下,休息一下,下午三四點就要準備開店。台灣的魚產越來越少,越賣越貴,但把價錢拉高也不行,因為是小店,沒有裝潢,沒有服務,而且他也不希望客人吃得太貴。他說,長期這樣,好累啊。他休息了半年,在附近開了一家小麵店,但這樣子也好累。因為他甚麼都自己做,單是熬那個湯就很花功夫。台灣很多小店都放很多味精,但他們不放,他們家的黑白切也做得非常精彩,看起來很簡單,就是豬的各個內臟部位丟到鍋裡鹵,但功夫可多呢。”

在台北,王宣一有很多“吃了好多年”的小吃店和小餐館,大半賣的都是傳統古早味。她特別喜歡有故事有人情味的小店,裝潢和服務反倒是其次。

林金城到處探食,去年更發起“秘密會社”――“知食同學會”,帶隊出遊覓食。知食份子同學會不是一般的美食團,每一次上路,他們都不是刻意去找美食,更多時候是去看人,看那個老人,看那個廚房,看他做的食物,感覺食物和人之間的互動,從食物裡,看到人的生活態度。

在王宣一和林金城身上,你會清楚看到一點──當文化人化身美食家時,他們追尋的不止是美食,更包括人,以及食物背後的故事。遍尋人間美味,但這一路上最動人的永遠是人與人之間溫情交集的滋味。

從Akok看馬來人的善良 

出了文冬大街,繼續向北行,一路上,路邊有很多賣波羅蜜的攤子,偶爾也兼賣Akok――一種被林金城形容為“奇醜無比”,皺巴巴、橢圓扁平狀的東海岸馬來糕點,用大量鴨蛋、椰漿、椰糖和班蘭葉做成,味道甜膩香濃,頗有吃加椰的感覺。

古法Akok用木炭和椰殼上下火夾心烘烤,我們吃的這一攤下火已經改用煤氣,上火仍然是燒紅冒煙的椰殼。

吃著焦香甜膩的Akok,林金城又開始講故事了:“在哥打峇魯,我曾經看到小販把烤得太焦的Akok包在一起賤價賣,我有點好奇:為甚麼不干脆送人算了?對方答說不能,因為這樣做是看不起人,窮人也有尊嚴,他們吃不起正常的Akok,至少還可以買這個來吃。”

為了尊重客人,所以不免費送,要象徵式收一點錢。從Akok,林金城看到馬來民族的樂天和善良,“這就是我在探食路上的收穫了!”

10168206_10202782524737966_939538157_n1940003_10202782525257979_930733268_n

念王宣一老師/奀麻仔的百年廚房

林金城老早就對大家說明:“到永泰,看的是客家女人的韌性。”語氣中滿是期待。

永泰餅家是他幾年前拉隊到武吉公滿新村尋找客家茶果的意外收穫,每次舊地重遊,吃一樣的客家茶果,看同一群客家女人在同一個百年廚房裡忙碌,他都滿心期待。“每次回去吃一樣的東西,見到同樣的人,你都會有新的感動。這就是好玩的地方。”

那是坐落在黃金小鎮武吉公滿新村裡的老餅家,三代人守著雙層板建老店,賣老老實實、手工製作的客家茶果――紅茶果、黃茶果、紅喜粄、金瓜喜粄、發糕、粗葉粄、砵子粄、糍粑、煎燶包等等,都是買少見少的客家古早味。我們到訪那天,除了客家茶果,還多了梅菜包、叉燒包、大包、三角粽、五角粽等,“清明節客家人拜山掃墓,有包有粽,`包中’啊!”鄭家大嫂葉水清笑道。

永泰餅家的客家茶果,當地人稱為“奀麻仔的茶果”,在村裡,人人都是吃“奀麻仔的茶果”長大的,早年用腳車推著在村裡叫賣,後來在店面和夜市賣。這位“奀麻仔”是老店家鄭吉磷的老伴蔡群娣,在客家話裡,“奀麻仔”是“瘦小的女子”,眼前年近80歲的蔡群娣個子矮小,年輕時應該偏瘦,所以人稱“奀麻仔”。她的額角有記疤痕,是年輕時騎腳車去膠園時跌傷的,當時足足昏迷了一星期,過後家人不讓她割膠,她就學做客家茶果,1966年開始賣茶果,夫妻倆胼手胝足,把一群孩子拉拔長大。

到今天,這家人仍不厭其煩,自己磨米製粄,糯米要泡水、研磨、壓干等,功夫很多,“但吃起來就是不一樣!”蔡群娣的聲音鏗鏘有力。廚房裡,還有一台年代久遠、裝了馬達的老石磨,用來磨辣椒、五香粉等,幾乎所有材料都堅持自己做,從不買外面現成的東西。粗葉是自家種的,採回來後,要燙要洗要剁碎再炒至糜爛,做出來的客家粗葉粄,黑漆漆的散發幽幽草香味,叫人著迷。各種粄食以波羅蜜葉為墊,貪其厚身有韌性,這波羅蜜葉也是自己從果園採回來的,要剪要洗要燙再一一抹干。

他們工作的地方,是一個偌大又深邃的百年廚房。為何說是百年廚房?這要從鄭吉磷的阿公說起。

10171004_10202782609540086_51967429_n1229799_10202782608740066_161748961_n

刻在廚房裡的歲月 

鄭吉磷的阿公,清朝末年時在廣東開米店,表面上賣米,暗地裡反清革命,後來東窗事發,逃到馬來半島,在武吉公滿賣滷味燒臘飯。1928年,一場大火把整個新村燒個清光。災後,鄭家不賣燒臘,改賣神料,中秋節就賣月餅。屈指一算,鄭家五代人在武吉公滿落戶也有百年。

廚房很大,依地勢套建,一進一進又一進,最尾端的部份要拾級而上,走上去是個半露天的寬敞空間,空地上生了幾個煤氣爐,正在煮肉粽。屋簷下,有一條長桌,幾張方形凳,鄭吉磷和長子鄭尉中正在揉麵糰做煎燶包。

百年廚房裡,到處都是歲月的痕跡,古早味渾然天成,一點也不刻意。廚房裡仍燒柴,茶果粄食都是用柴火炊熟的。火勢熊熊的土灶和巨大鐵鑊,沾滿麵粉的木桌木凳,桌下有木紋溫潤的桿麵棍、早年做缽仔粄的土黃色小缽仔等。一抬頭,就看到掛在牆上的篩網、銅盤、竹籮等,每一個物件,都是用了幾十年的東西,到今天依然實用。

角落裡,還有一個低矮不起眼的舊碗櫥,裡面留著當年鄭吉磷的阿公賣燒臘用的八角碗,碗內刻了“永”字,是用鑿子一孔一孔鑿出來的。蔡群娣把碗搬出來給我們拍照時,喃喃說了一句:“這碗比我還老。”

廚房裡忙得不可開交,蔡群娣在前端包茶果,鄭吉磷和長子鄭尉中在後端做煎燶包、鹹煎餅,大姐尉萍和二姐尉芳一下子準備餡料,一下子看火掀蒸籠,長媳葉水清上一刻還守著一鍋肉粽,下一刻便到了前店笑吟吟招呼顧客,3個二十來歲的男孫也各有各忙的。

百年廚房裡,氛圍忙碌卻不忙亂,一家人齊心協力,充滿默契,一如林金城說的,你會在裡面感受到一種大家庭共生共榮的氣息!

1960099_10202782610340106_855261441_n1959888_10202782610980122_975086197_n969922_10202782610020098_2117644130_n

13232926_10208476670648055_2957791576737176559_n13255950_10208476670248045_3759017820968506878_n

傳承五代的革命精神

林金城不止一次說,這戶人家很精彩,這個精彩,指的不止是傳承客家傳統的精神,還包括傳承了五代人的革命精神。

阿公那一代人反清,到鄭吉磷、鄭尉中那代人就抗日,再到現在,一家三代人都是村裡反公害的中堅分子,體內奔流著火燙的熱血。

武吉公滿位處金礦區,2009年開始用山埃採金的勞勿澳洲金礦就在咫尺之外,活在山埃陰影下。 鄭家向來敢怒敢言,對反山埃保家園運動不遺餘力。

2012年9月2日,勞勿舉行“902綠色集會”,這家人全穿上青衣,連茶果、水蒸蛋糕和很多粄食都很應景地染成綠色,全綠以赴。黃德的“百里苦行反公害”經過勞勿時,葉水清抱恙在身不能參與,她對村人說,你們去,孩子放在我這裡,我幫你們看顧!大選期間,永泰餅家又自動自發為村民提供選區檢查服務,盡公民責任。

離開永泰餅家後,林金城繼續跟大家說著鄭家的種種熱血事跡,叫人聽得心潮澎湃。這一家人啊,精彩的又豈是茶果而已!

1977460_10202782608180052_2147213685_n923183_10202782605539986_607330321_n

 

念王宣一老師/吃在地滋味

在武吉公滿大街上吃了咖哩魚頭後,一行人就折回原路,往雲頂山腳的珍德拜奔去。

車子轉入王宣一說“有點像九份”的武吉丁宜村後,一路蜿蜒而上,走進一片濃綠裡,不久後,就看到Tanarimba Pine在右邊。進了大門,四下無人,只有一座四下都是落地玻璃的挑高木建築悄然立在松林中。那就是漂亮的Annexe Hall,我們的目的地“山中茶原”,就在後方的池塘邊。

山中茶原是紫藤茶原的最新餐廳,計劃在4月中開業,我們到訪的這天,餐廳仍在籌備中,只特別為我們一行人開門而已。

這座全木建築前身是咖啡館,紫藤接手後,決定開一家“人與大自然共餐”的餐廳――吹著徐徐山風,聽著蟲鳴鳥叫,餐桌上,吃的是直接從山中運出來的當季蔬菜水果,全用最簡單的方式料理。一旁的小廚房,則打算規劃成“studio”概念,隨時為心癢癢想要大展身手的客人開放!

先送上來的是一小杯綠得養眼的茶飲,名為“雨過天青”,是溫熱的擂茶湯,聽說連蔣勳也很喜歡。再來是舖滿熟透百香果肉的有機豆角,微酸微甜,清爽宜人。用栳葉包著花生、椰絲、洋蔥、酸柑等一口吃掉的泰式小食Miaeng Kum也一樣,新鮮,簡單,沒有多餘的配搭,基本工夫就是材料。

從農田到餐桌,吃在地,支持小農,用在地食材創作,混搭並融合出美味的料理,也是王宣一推崇的料理精神。

時下台灣食品安全問題屢亮紅燈,許多台灣人開始反思――我的食物從哪裡來?社會上,湧現一股“公民農業”力量,許多人開始以農創業,下鄉種田,復育土地,重建農村,不能全情投入務農的人也當起“假日農夫”來,一波農藝復興運動正在壯大中。王宣一也成了其中一位“周間農夫”,一有空,就到新北市烏來區的示範農場做志工,拿起鋤頭,翻土種菜。

她笑稱自己不是有使命感想要推廣有機農耕,而只是因為好吃,想瞭解食物的源頭,把上山下田當作勞動當作樂趣,“但接近土地以後,開始覺得,即使只是一片菜葉,也要很認真地把它吃掉,不然就太對不起農人和老天了!”

1969298_10202782317452784_1519832955_n999831_10202782318092800_652018049_n1538697_10202782315532736_1082851445_n

wang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