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提醒你,chir chir不適合孤獨的美食家。

翻遍餐牌,找不到一人份的炸雞,只有分切15塊的全雞、7片雞翅膀套餐和可以餵飽兩三個人的無骨雞柳套餐,就算是情侶撐檯腳也還是無福消受,非要呼朋引伴,集結胃容量,才能吃個痛快。

The Uma Bali

開餐廳,不只是為了做菜,分享美食,也希望和客人分享峇里島美麗的文化。

Uma是“稻田”的意思,取名“稻田”,是為了紀念第一次踏上峇里島時震撼心靈的那一大片稻田。在樓上的座位區,還可以看到佔去了一整個牆面的稻田,那是何耀贊的畫家朋友的攝影作品。

餐廳大門上,掛著黑白紅三色格子布,這三色格子布在峇里島叫Tri Datu,象徵興都教裡的三位大神──紅色代表梵天(Brahma),黑色代表毗濕奴(Vishnu) ,白色代表濕婆(Shiva) ,在所有宗教場合、建築和護身符上,都可以看到這三色格子布。16865138_10211108541763188_2484417353809098503_n餐廳後方,廚房出菜的小窗上掛著黑白格子布窗簾,峇里島人稱為Kain Poleng。到過峇里島的人,都看過圍著黑白相間格子布的神像,宗教儀式上人們身上也會披著它,它象徵興都教裡的二元論──宇宙間凡事是相對的二面,有日就有夜,有生就有死,有善就有惡,凡事一體兩面,因此善惡之間,不是追求永遠地執善棄惡,而是在善惡之間達到平衡狀態,維持宇宙的和諧。因為信仰的關係,峇里島人的人生觀也傾向樂觀豁達。

何耀贊對峇里島的稻田風光一見鍾情,但接下來更感動他的,是島上善良樂天的人們,以及海納百川的興都教。

開店前,他會準備幾份供品,一份放在廚房灶頭旁,一份放在門口水錶箱前,一份放在象神的神龕裡,敬奉神明。供品很簡單,不過是一片小小的香蕉葉,上面有白飯、小紅蔥、薑和Sambal辣椒醬。

他曾在餐廳裡舉行峇里島Kebaya時裝秀,也曾經邀請著名的峇里島笛子演奏家古斯(Gus Teja)前來演出,讓人們看見也聽見峇里島之美。the-uma-gus-teja-1在餐廳臉書上,他分享的往往不只是美食,還有其他,譬如在塔峇南市場裡買回來的皮影戲玩偶,父親節的時候,他貼了一張“峇里島鐵匠父子圖“,用一段短文,介紹峇里島男子的頭巾Udeng,原來島上不同行業的男子戴的頭巾顏色也不一樣,紅色Udeng,是鐵匠師傅的專利。

峇里島美麗的文化讓何耀贊心醉,這些大大小小的感動,他都希望有機會可以和客人分享。16998213_10211108542203199_8210116812212184418_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