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江湖/拾荒老人(二)

■黃昏安娣 垃圾桶逐個搜

下雨天,心想黃昏安娣可能不會出現。踏出7點,就看到她遠遠走來了,一手撐傘,肩上揹著幾個塑膠袋,停在路肩上張望,一下子又回頭快步越過馬路,走到分隔島上俯身撿東西,應該是汽水鋁罐之類的吧。細雨迷濛,拾荒里的眼睛還是像老鷹一樣銳利。

她爬上小山坡走來了,開始翻搜垃圾桶。她揪出一個打包了的黑色垃圾袋,費力地提到五腳基上,然後一屁股坐在地上,打開袋子搜找。

我拿了一袋紙皮和幾隻汽水瓶給她,她抬頭帶笑說了聲謝謝。我想把車尾箱的兩個黑油罐也給她,她聽說還剩一點點黑油,就說:“你用晒先啦,依家搵食艱難。(你先用完,時下找吃不容易)”

黃昏安娣年紀不是很大,蓄短髮,略胖,總是在黃昏時出現在資源回收站附近的舊商區裡,風雨無阻。她一邊翻垃圾桶,一邊分門別類,把東西收進肩上幾個塑膠袋裡。有時候,她幾乎把整個頭埋進垃圾桶裡了,伸手又翻又挖,只為了找出一片紙皮一個鋁罐。

翻了一輪垃圾桶後,暮色漸濃,她就越過兩條大馬路,走進路邊印裔開的回收站裡,不久後再走出來,又越過兩條大馬路,坐在路肩上等巴士。1609786_10202304587549835_161834257_n

你一定見過這些背影……

他們最常出現在老住宅區裡,通常是新村,有的巍顫顫走在路上,有的騎著腳車,速度都很慢,邊走邊東張西望,把沿路可以賣錢的紙皮、紙盒、瓶瓶罐罐一一撿起。

拾荒老人中,不一定都是沒人奉養的老者,也有好些是有瓦遮頭有兒孫繞膝的老人,他們頂著烈日騎車拾荒,不是因為等錢開飯,而是看到孩子肩上擔子沈重,看到物價一年年上揚,老人家一邊感嘆生活逼人,一邊心裡暗自歉疚自己一把年紀幫不上忙,於是到處拾紙皮、鋁罐、塑料等,自己賺點零用,減輕孩子的負擔。

他們這樣拾荒賺不了多少錢,但是,誠如一位長者說的:“賣個塊半錢也好,可以買粒麵包給孫子吃!”

不止一次,這些拾荒老人提高聲調說道:“依家咁(口既)時勢,後生都好辛苦(口架),我(口地)老(口野)唔想做伸手將軍,埋出來執下紙皮咯!(時勢不好,子女都很辛苦,我們老人家不想當伸手將軍,所以出來拾紙皮)”1606850_10202304593229977_811609969_n■花衣婆婆

在吉隆坡某華人新村亂鑽時,遇見這位騎車穿梭巷弄的花衣婆婆,她騎得很慢 ,邊走邊睜大眼睛四下張望。

新村裡常有人把垃圾丟在路邊,經過時,她就停車看一看。她的車頭籃子裡有舊報紙,上面疊放著幾個牛皮紙盒,握住腳車手把的左手裡還抓了一個紙製雞蛋托。這些東西,就是她在太陽下走了一個午後的收穫。

1535031_10202304592429957_488790460_n■鴨舌帽婆婆

日正當舞,鴨舌帽婆婆騎著腳車在大街小巷蹓躂,經過垃圾桶邊時,就停車翻找。

她個子瘦小,背部弓起,腳車籃子裡塞滿塑料袋,手把上也吊了一個塑料袋,裡面裝滿鋁罐。車尾用尼龍繩綁著一疊拆開折起來的紙盒。鴨舌帽婆婆皮膚黝黑,襯得白髮格外的白,這一身膚色,是經年累月暴曬在烈日下的結果。

(2014年1月14日/快樂星期天)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