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江湖/不拾紙皮沒飯吃(一)

他們本該是享清福的老人,可是卻佝僂著背,推著紙皮沿街走,以年邁的勞力,換取卑微的生計。

初遇斗笠婆婆,以為她是收檔要回家的小販,因為推車上有一把大葉片看起來像是青菜的東西。進了組屋,她把推車停下,在垃圾槽旁翻搜,拿了幾塊紙皮,丟到車子上。

原來那一把“青菜”是雞屎籐,是斗笠婆婆幫組屋區的客家茶果小販採的,她每天上午在社區附近推車拾荒,偶爾幫茶果小販採製作粗葉粄的雞屎籐,賺點收入。“不拾紙皮沒飯吃啊!”80歲的斗笠婆婆沙啞著聲音說道。1-1斗笠婆婆住在其中一座組屋裡,“跟兩個孫同住,一個是孫女,幫人做餅,人很孝順,我中風後,看醫生沖涼餵食都多虧有她;一個是孫子,手有毛病,脫皮,失業在家裡。”婆婆兩年前中風,現在說話咬字還是不清,卻天天推著三輪車上街,“車仔重,但我知道如何出力,就推得動,我的腳沒力,扶住車仔才可以走路。”

婆婆早年是建築工友,勞動慣了,中風後,身體恢復了一些,就硬硬騎上摩哆,沒料到一停車就站不穩,差點被壓傷,才打消了騎摩哆的念頭。

三輪車伴著斗笠婆婆拾荒,苦樂相守,但車子不輕,尤其是載滿東西又遇到上坡路的時候,她必須一鼓作氣,中途不能停。上了坡後,她就像洩了氣的氣球,坐在路堤上不住喘氣,休息了數十分鐘,才步履蹣跚地繼續上路。1-7斗笠婆婆有4個兒子,說起兒子,她混濁的眼球好像更黯淡了。“4個兒子,沒有一個孝順我,有個過世了,有個吸白粉,有個在外國幾十年沒有回來,一年一次打電話報平安,錢就從來沒有寄回來過……怪自己命水不好。”

命苦,這八旬老人不住把這兩字掛在嘴邊。她說自己12歲時跟母親從中國南來,“下船第3天,就開始做工,在巴生港鋸木頭。我媽纏小腳,不能做工,我很小就要打工養家,不做媽媽就打,打不到就半夜趁我睡了咬我,手臂上都是一圈圈烏青的牙齒印。我媽打我很兇。”斗笠婆婆有一段沒一段地說著往事,湮遠的舊事,聽了依然心酸。

斗笠婆婆拾荒維生多年,本想在組屋範圍內撿就好,但拾荒的長者越來越多,有老人,也有外勞,每天根本撿不了多少,唯有推車上街,到街市和新村裡拾荒。

雖然載斗笠又穿長袖衣褲,但長期曝曬在烈日下,斗笠婆婆還是很常發熱氣,最近她就嘴巴長瘡,痛得吃不下東西。

“我不是天天都出去,看身體好不好,也要看天氣,運氣好可以撿到滿滿一車,賣掉有十多二十塊錢。”斗笠婆婆說,回收站也不是每一間都老實,有的價高,有的低一點,“哪裡價高就去哪裡賣,賺多幾個毫子。”

生活拮據,朋友就幫她申請福利金,“等了幾個月都還沒有批,自己馬來文不好,中風後口齒不清,更難去問了。”她說多幾天托朋友帶她去問,希望有好消息。

“兒子不孝,但朋友個個對我很好,幫我很多。”斗笠婆婆露出了難得的微笑。1-61-31-4

1-5
學年結束,學子丟棄的練習本和作業簿,是斗笠婆婆換取溫飽的恩物。

發表留言